12月15日,一场数智人才培养华为标杆样板全国现场会在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召开,国内知名院校代表、行业领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政校企协同、促进数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会上,东道主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分享了数智人才培养的“两层半”模式,全方位展现其在数智人才培养上的办学成果和创新实践。何谓人才培养“两层半”?这是由赣州市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三方联合探索的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懂理论、精实践、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他们既能深入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又能成为工程师的得力助手,未来甚至能成长为可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工程师。“简单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与华为的合作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真正贯通理论与实践,让学生毕业好就业、就好业。”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党委书记邱建军说,学校扎根赣南红土地,坚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深度推进校政企合作,努力在服务数字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立潮头。
多方协同 明晰人才培养定位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在引领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然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均面临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巨大缺口。新版《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数字产业人才缺口超过2000万,仅人工智能技术方向的人才缺口就高达500万人次。传统行业人才岗位,可划分工序操作者、流程执行者、流程制定者、战略执行者、战略规划者五个层级。在深入研究传统的五层岗位架构的基础上,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提出在流程执行者(第二层)和流程制定者(第三层)之间,构建位于“两层半”的流程应用者这一层级,致力于培养这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国金说,这类人才具有贴合实际、量体裁衣的“蓝图实施力”,又能指导流程落地运行的“卓越赋能力”,还能协助流程开发的“研发支撑力”,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精准应用的关键作用。学院以此为导向,制定与之相适宜的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和培养措施。2023年7月,赣州市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正式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构建由赣州市人民政府给予资金及政策支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资源和能力全面导入,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落地实施的合作模式。10月,三方合作共建的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和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揭牌,正式开启“两层半”人才培养。一年多来,该校推进产教融合、师资融通、课程融汇、教材共编、人才共育,着力培养“两层半”应用型人才,先后获评工信部首批根技术联合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基地、人社部公共就业示范项目“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共建共享基地”。
多元一体 深化人才培养路径
围绕“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探索形成了“1154”培养路径。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执行院长谢小云解释说,在党建引领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培养“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质量标准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反馈闭环,构建“基于质量标准的目标导向循环机制”;落实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五育并举、赛创融通、科教融汇5项办学措施,深化人才培养工作;夯实质量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监督保障4项保障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与华为共同探索出“132”产教深度融合办学新模式,即以华为公司的技术为支撑,建设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科技创新中心三个平台,努力实现打造全国政校企合作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和公共实训基地标杆的目标。这一模式全面导入华为的技术资源、教学资源及人员服务,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谢小云说,现代产业学院以“产、学、研、转、创、用”一体化为要求,搭建“教室—实验室—生产车间”三维培养空间;实训基地则赋能人才、服务人才、运营人才,服务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中心则依托“星辰·联合创新实验室”、赣州市级重点建设实验室,为企业提供以华为自主创新技术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一年来,学校坚持以“实效”为导向,通过推进产教融合、师资融通、课程融汇的“三融”体系,全方位融入产业发展。华为抽调有经验的人员与学院组建50人的校企混合高水平教师队伍,实现师资融通与提升,通过构建校企师资融通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实现“应用导向、系统规划、多课协同、实效优先”。该校还引入华为ICT认证的72门课程到产业学院的六个专业中,推进华为自主创新技术与学院的专业课程深度融汇,培养适应社会急需的信创产业人才。通过资源导入,实现校企课程深度融汇。目前,双方团队已共同开发了《HarmonyOS应用开发教程》《openGuass数据库任务驱动式教程》等八部教材,覆盖物联网、鲲鹏、鸿蒙、综合等四大教学方向。在今年4月举行的HICP认证考试中,学院有32名教师获得物联网、安全、鲲鹏等5个方向的认证证书。
校企联合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科研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学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对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赣州市“7510”行动计划,整合“星辰·联合创新实验室”、赣州市重点建设实验室、智研院院士成果转化平台等,构建产、学、研、用融通的平台体系。“我们聚焦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及关键共性技术,组织校企混编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形成学院核心技术优势。”学院科研负责人说,学院已立项华为智能边缘网关行业场景应用研发、稀土磁性材料数字孪生系统研发等项目。其中,AR502H智能边缘网关产品已进入系统设计阶段。在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的实训室,学生们围坐在智能硬件开发平台前,手中拿着焊接工具,专注地组装电路板。2021级物联网专班学生黄浩翔说,在这里不仅能学习最前沿的技术,还能快速提升专业技能。“我们与华为的合作,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交流,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革新。”学院教师刘成星表示,“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学习平台,为他们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促进教育端与产业端更紧密衔接,学校基于“5+2就业之家”服务机制,导入华为方面的资源,满足赣州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学院”和“基地”毕业生提供就业、招聘等多重服务,让企业和人才能够更早见面、更多接触,使更多人才留在本地。这次数智人才培养华为标杆样板全国现场会,还揭牌了数智人才培养政校企协同共建样板点和“星辰•联合创新实验室”,发布了根技术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教材。华为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总裁李俊风表示,将继续深化与赣州的合作,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共同探索数智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数字产业发展和振兴革命老区贡献力量。科技筑基,智启未来。作为全省本科院校的新生力量,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大胆试水,初步探索出一条应用型高校科学育人的新途径。
媒体链接:http://jyt.jiangxi.gov.cn/art/2024/12/18/art_81663_508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