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当前,基于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为充分运用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创新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一步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感认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与人民网联合,在3月27日14:30为全省学生同上一堂战“疫”课。对此,信息工程系积极响应号召,提前利用各新媒体平台及时做好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引导信息系各班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准时观看此次思政大课,此外,部分班主任老师也陪同观看。
本次课堂主讲专家有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郭杰忠,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黄恩华,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周利生。特邀嘉宾有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张文宏共同授课。6位专家将以“疫情防控彰显制度优势”“我从防控一线来”“战疫之中话成长”“不负韶华 在大战大考中谱写青春之歌”“疫情防控有秘诀”“让我们一起与时间赛跑”等为题,和同学们共同交流学习。这堂生动的思政大课,既蕴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又串联起了爱国、责任、担当等情感价值元素,引发了师生的强烈共鸣。

课程结束后,师生对本次同上一堂思政课反响强烈。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一次认知历练。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同上第一课,就像是大家手牵手,心连心在一起抗击疫情,无不让人令人倍感亲切。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是共抗疫情、凝聚人心的一堂课。
对此,计算机实验191班程苗同学表示:“同学们大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我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0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0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物联网191谢滨徽同学坚定地说:“在这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国家治理体系的很多方面发挥了其强大的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部署,使疫情防控工作处惊不乱。”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现在的非常时期,每一个人的坚守都是对疫情的最大帮助,大家心系彼此,劲往一处使,每一个普通人多出分力,冠状病毒的阴霾就会早一天散去。”电信172班陈浩同学在班群里这样说到。
通信18班王红梅同学也发言:“灾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白衣天使’是战‘疫’一线‘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与病毒抢时间,用强大的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全。”
电信181班余琦同学说:“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们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通信172班陈淑文同学说:“责任、担当是有分量的,也是有能量的,这种能量就是疫情发生时像钟南山院士、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他们彰显的是何为家国情怀,何为英雄本色,何为国家脊梁。疫情考验本色,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往直前,他们同样有青春的面庞,有牵挂的家人,但防控疫情就是使命,崇高的信仰使他们选择了逆行。和平年代,他们就是真正伟大的英雄。”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一堂特殊的防疫思政课,是对当代大学生精神上的洗礼,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作为新时代的应科青年,大家应团结起来,行动起来,汇聚青年大学生磅礴正能量,以青年之自信、青年之担当、青年之作为,为抗击疫情筑起坚固长城。
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坚信,疫情终将过去;相信,春天必将到来。一场重大疫情,也是一场人生大课,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应具备科学理性有思想、胸怀信仰有担当。也相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定能迎来樱花重开之时!我们终将在应科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