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B/98/A5/E674FD34E3CEA861AE3010CB323_9739B7EF_6FE6.png)
考研是一场battle,勇敢的我战胜胆小的我。考研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开往另一个春天的地铁。考研的路不是平坦的,是漫长的,是艰辛的,也是充满收获的,只要不动摇、不惰怠、不退缩,那所有的努力就不会被辜负!
志坚无惧,心存高远
“到了大学我就发现,如果你想要成为科学家或者是化学的科研人员的话,考研是必须的阶段,所以我认为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这是黄耀辉在我们采访当中最掷地有声的一句话。
黄耀辉,是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冶金专业的一名优秀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以全院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合成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作为中途转到冶金专业的他,需要完成的课业比其他同学重得多,但是对于热爱化学的他来说,这并不能称之为困难。提到化学,他眼里迸发着光,他坦然,早在初三时就认定了化学相关专业会是他一生的事业,他愿意为之付出。而在高中时期,他已经自学大学化学的两门课程,所以在大学学习化学期间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但选择考研的大学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报考化学专业的大学,大二一开始想考中科院化学所,但发现真题太难放弃了这个想法,大三开学后想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为此还买好了真题,暑假期间还去了目标学校参观。但他表示他的有机化学学得相对比较烂,为了保险又选择别的学校。在后来某一次机会,他认识了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从而被他的才华吸引,特别想成为他的学生,考上这所大学也成了他的目标。而真正让他决定考大连理工大学,是在一个专业课的交流群碰到一个同样考大连理工大学的同学,那个同学相信他是能考上大连理工大学的。虽然当时的他与这所大学相距甚远,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暗戳戳的奔着这个目标开始了努力。
为了考研,黄耀辉开始了漫长的征途,因为舍友都出去实习,所以他全天泡在考研室学习,一开始在自习室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不太高,后来买了一个枕头,累的时候就用自己带的小枕头在桌位上小憩一会儿,醒了继续学。当别人都一窝蜂冲去食堂的时候,他也坚持饿着肚子把手边的题目全部做完才肯去吃饭。物理化学来说对他来说是短板,但他有一股钻进去学习的尽头。说到这里,他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告诉我们,他曾经因为专注于和一个网友讨论题目而端着饭在人来人往的食堂站了十几分钟,当讨论完题目心满意足的收回手机时,他才注意到他人奇怪的注视,赶紧端着饭离开。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专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才能让他自学完几乎是“0”基础的知识,并帮助他为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也并不是全然感受不到疲倦的,在他最累的时候,他会爬上教学楼的天台拍最后一抹晚霞,他热爱音乐,他会在回寝室的途中大声地唱着自己喜欢的歌,这些能让他释放不少的压力,给他力量继续学习。
![](/__local/C/65/D4/755F10E6AFC998824C6348925EF_2D3A45FF_46AF7.jpg)
胸有成竹,志在必得
在赶往考场的路上,他也选择听歌调节,他告诉我们,正是路上听的这首歌帮助他调节了心情,以至于在考试途中细心检查出很多错误,避免了很多分数的丢失。对于紧张出错以及中途弃考的同学,他表示理解,也可以体会,因为确实压力不小。采访结束的时候,他将这首酷玩乐队的《viva la vida》安利给了我们,还叮嘱我们一定要听现场版,并希望学弟学妹在之后大大小小的考试中也可以保持心态,不要太过于紧张。对于考研要去看择校的风格,考研的过程中相比于方法,心态更加重要。考研是很考验一个人定力的过程,只要花时间是一定能解决的,所以他觉得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坚持比方法更重要。
考试结束后,黄耀辉是无比自信的,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考上这所心仪的大学。但在复试答辩的时候,他准备复试那段时间整体来说也有点烦躁,加上复试是导师问的问题不仅仅是化学领域还有他并不擅长的物理方面的问题,自信的他开始担忧,只好用我不是最差的那个,刷人也刷不到我来抚平。录取结果公布的那一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煎熬,甚至不敢去打开那份录取名单,当他看到自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以后,他忍不住跪地痛哭了,这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那个热爱音乐,热爱化学,在天台上大声唱歌,在考研室午间小憩,在人来人往的食堂傻站着讨论题目的黄耀辉,终于靠努力实现了他的梦想。对于下一阶段的梦想,他说,是努力争取硕博连读。
苦练十年功,磨砺数春秋。不凡的谈吐,幽默乐观的个性,用心编织属于他的青春年华,不断地完善自我,孕育大大的梦想,希冀他再次成熟的蜕变。我们在漫漫求学路上,也要保持这样的坦荡和自信,更要坚持,这样才能达到你梦想的顶峰。